在美元指數小幅反彈與美聯儲降息預期交織的背景下,白銀市場迎來8月“開門黑”。8月1日,長江現貨1#白銀均價報8885元/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下跌65元;截止11:00滬銀主力2510合約報8913元/千克,下跌146元,跌幅達1.61%,市場情緒偏向謹慎。
美元走強施壓,白銀短期承壓
8月1日,11:01美元指數報100.09,上漲0.04%,延續了7月以來的震蕩上行趨勢。分析指出,美元走強直接壓制以美元計價的白銀價格,尤其在非農數據公布前,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路徑的觀望情緒加劇,導致貴金屬板塊整體承壓。
降息預期升溫,但政策空窗期引發波動
盡管美聯儲7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主席鮑威爾釋放的“9月可能降息”信號仍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芝商所數據顯示,交易員已押注年內降息70個基點,高于6月預期的64個基點。然而,在降息實際落地前的空窗期,市場對政策節奏的不確定性導致白銀價格波動加劇。
工業需求支撐,但避險情緒未現爆發
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白銀工業需求占比預計達58.5%,光伏、電子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然而,8月1日地緣政治風險未現明顯升級,俄烏及中東局勢的緊張情緒未直接轉化為避險買盤,白銀的金融屬性未能充分釋放。
技術面分析:關鍵支撐位面臨考驗
從技術面看,滬銀主力2510合約跌破9000元/千克整數關口后,下方支撐位看向8800元/千克附近。若非農數據不及預期或地緣局勢突變,可能引發短期反彈;反之,若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白銀價格或進一步下探。
機構觀點: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高盛等機構指出,盡管短期承壓,但白銀的工業需求與綠色能源轉型的長期邏輯未變。光伏用銀量預計2025年達7560噸,疊加電動汽車、AI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的需求,白銀供需缺口可能擴大至8800噸,庫存降至10年新低,長期價格中樞有望上移。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