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國內氧化鋅現貨均價報20,800元/噸,單日下跌30元/噸,報價區間收窄至20,650-20,950元/噸。
供給端:原料結構調整與產能轉移并行
國內氧化鋅原料供應呈現鋅渣減量、粗鋅替代的顯著特征。2025年8月,鋼廠提效政策導致鋅渣產量下降,部分企業被迫轉向采購粗鋅,間接推升原料成本。進口鋅精礦加工費維持高位,港口庫存較年初增長,疊加印度、越南等地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為應對成本壓力,國內企業加速布局海外產能,2025年1-8月東南亞地區新增氧化鋅生產線8條,總產能達15萬噸,其中70%配套輪胎企業海外基地。華北地區環保管控升級導致鍍鋅廠開工率下降,9月鋅渣供應量減少,進一步推高原料采購成本。
需求端:傳統領域疲軟與新興需求分化
下游需求呈現輪胎承壓、新能源突圍的分化格局。輪胎行業受海外反傾銷調查影響,8月出口量環比下降,氧化鋅采購量同步收縮至年內低位。涂料及陶瓷領域受房地產投資拖累,訂單量減少,部分中小廠商開工率降下。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領域需求增量初顯:電子級氧化鋅受電網投資拉動,訂單量增長;光伏玻璃膜用納米氧化鋅需求增長,成為需求端少有的亮點。
當前氧化鋅價格已逼近部分企業成本線,中小廠商加工費逼近盈虧平衡點,庫存消耗周期延長。市場呈現大廠穩價、小廠惜售的分化格局,實際成交多偏向低價區間,9月上旬成交量下降。盡管短期承壓,但新能源領域對高純度氧化鋅的需求增速能否對沖傳統領域萎縮,將成為價格走勢的關鍵變量。
四季度需重點關注海外礦山復產進度、國內房地產政策調整效果及光伏裝機放量節奏,產業鏈利潤再分配進程或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僅供參考,消息綜合自網絡,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