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上演"滑鐵盧"行情 中國買家逆勢抄底引發全球關注
——特朗普關稅沖擊波下,滬倫銅價倒掛催生罕見套利機會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周一(4月8日)經歷史詩級波動:開盤15分鐘內重挫7.7%至8105美元/噸,隨后兩小時暴力反彈近1000美元,日內振幅創十六年之最。這場驚心動魄的行情背后,中國買家在特朗普關稅新政引發的市場混亂中,上演了一出教科書級的"逆勢抄底"大戲。
關稅沖擊波打破全球銅市平衡
事件導火索可追溯至特朗普政府上周公布的激進關稅計劃——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基準關稅,并針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34%的懲罰性關稅。該政策直接打亂全球銅貿易流向,大量庫存此前已被提前轉移至美國以規避成本,導致中國短期供應趨緊。適逢清明節假期休市,中國買家未能參與上周銅價第一輪暴跌,周一開盤即面臨滬倫銅價罕見倒掛(上海銅價一度較倫敦溢價1000美元/噸),進口套利空間瞬間打開。
中國需求巨鯨掀起反彈浪潮
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占比超50%),中國買家的行動從來具有改寫市場劇本的力量。交易數據顯示,周一第二小時銅交易量突破2016年特朗普當選以來的天量紀錄,中國制造商和進口商在8500美元/噸的心理關口果斷入場。某國際投行大宗商品主管向本報透露:"當上海銅溢價飆升至87美元/噸(兩年半高位)時,中國買家幾乎是在用掃貨來形容,這種購買力讓空頭徹底慌了神。"
歷史規律重現:危機中的中國機會
這一幕似曾相識: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中國4萬億刺激計劃曾推動銅價從2800美元/噸暴漲至8900美元/噸;2020年疫情后,中國需求復蘇同樣帶動銅價走出V型反轉。花旗集團分析師指出:"當中國買家出現在低價區間,市場往往能提前嗅到政策發力的信號。"盡管銅價當日最終收跌0.5%報8732美元/噸,但盤中高點已觸及8900美元/噸,距離完全回補跳空缺口僅一步之遙。
多空對決升級 風險警報未解除
當前銅市正陷入"三重悖論":
1、基本面支撐:全球銅礦產能周期見頂,秘魯罷工潮加劇供應緊張;
2、政策面壓制:特朗普關稅政策若全面實施,可能使全球銅需求萎縮2.3%;
3、技術面博弈:銅價已跌破50日均線,但中國買盤形成強支撐。
機構預測呈現巨大分歧:美國銀行大宗商品團隊預警銅價或下探5700美元/噸,而高盛堅持認為中國需求將推動銅價在二季度重返9000美元/噸上方。值得警惕的是,當前LME銅庫存已降至7.8萬噸的十年低位,若中國持續掃貨疊加罷工持續,市場可能重演2022年的逼空行情。
投資者如何應對這場"銅風暴"?
業內人士建議:
•短期:關注中國海關4月進口數據,若精煉銅進口量突破50萬噸大關,則反彈行情有望持續;
•中長期:需緊密跟蹤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執行力度,以及中國新能源產業對銅需求的邊際變化。
這場由關稅政策引發的銅價巨震,正在成為檢驗全球經濟韌性的新試金石。當中國買家在市場中展現出強大的定價權時,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正在浮現:在銅這個"工業黃金"的定價體系中,東方力量正在改寫百年來的西方規則。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