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行情:

——9月17日長江現貨價格動態:
1#銅價報80700元/噸,跌620元;升水為200元/噸,持平;A00鋁錠報20890元/噸,跌60元;貼水報45元;1#鋅報22090元/噸,跌70元;0#鋅報22190元/噸,跌70元;1#鉛錠報17125元/噸,持平;1#鎳報122950元/噸,跌850元;1#錫報272500元/噸,跌500元;
宏觀敘事:美聯儲超級央行周撞上“金九銀十”旺季,有色金屬市場正上演一場宏觀與基本面的“雙線博弈”。從銅到鎳,六大品種在降息預期、供需錯配、政策擾動中各顯神通——有人借美元崩盤沖高,有人因庫存積壓承壓,而真正的勝負手,藏在那些被市場忽略的細節里。
銅:高位震蕩中的“預期差”陷阱
美聯儲降息25基點已成市場“明牌”,但銅價卻難現大漲。美元走弱雖提升非美貨幣購買力,但滬銅五個月高位已壓制下游買盤,上期所社庫累增至兩個半月高位更強化了“中國需求疲軟”的悲觀預期。海外礦山中斷的“供給故事”雖未退場,但部分多頭基金提前獲利了結、投機平倉避險的操作,已讓銅價短期上行動力衰減。此刻,市場真正盯緊的是“點陣圖”透露的未來降息路徑——若路徑不及預期,銅價或從高位滑落。
鋁:政策與成本的“雙輪驅動”
特朗普喊話鮑威爾“立即大幅降息”,疊加美元崩盤,倫鋁創近7個月新高,國內鋁價順勢跟漲。但“反內卷”政策推動的氧化鋁反彈雖站上3000點,成本支撐強化,鋁市的“基本盤”卻隱憂重重:西南電解鋁置換產能穩中小增,社庫持續累積,高鋁價下采購商觀望情緒濃厚,成交乏力。短期鋁價或維持高位震蕩,真正的轉折點在于社庫拐點的出現——若周末庫存延續回升,鋁價沖高將受抑制。
鋅:庫存與數據的“冰火兩重天”
倫鋅庫存下降本是利好,但美國8月零售數據超預期“打臉”降息預期,美元指數急升,鋅價高位下挫。國內鋅礦過剩基調未改,冶煉廠檢修雖導致9月產量環比下降超2%,但旺季消費未現、社庫累積的壓制仍在。LME去庫與出口虧損收窄的“海外線索”雖提供支撐,但市場更關注國慶節前終端備庫的“需求脈沖”——若備庫落空,鋅價或延續承壓震蕩。
鉛:供需雙弱下的“靜默博弈”
原生鉛與再生鉛的雙重減產(冶煉檢修、環保約束、盈利承壓)本應推升鉛價,但傳統燃油車市場收縮、海外關稅抑制出口的“需求陰云”卻讓市場謹慎。新能源車、5G基站、儲能等新興領域雖提供支撐,但消費復蘇的持續性仍需觀察。美聯儲決議前,資金離場觀望,鉛價或維持窄幅波動,靜待“金九銀十”需求釋放的“真章”。
錫:供給緊平衡的“脆弱平衡”
緬甸與剛果金的錫礦生產雖逐步恢復,但物流效率、礦石品位、產能爬坡的“三重限制”讓全球錫礦維持偏緊。國內冶煉端因原料采購難、加工利潤低、計劃檢修,精煉錫產出環比收縮,現貨市場緊張局面未改。但需求端正值淡季,家電、焊料采購偏弱,光伏增速放緩,半導體支撐有限。錫價短期或延續窄幅震蕩,等待供需“再平衡”的信號。
鎳:高庫存重壓下的“弱勢突圍”
印尼濕法冶煉產能持續爬坡,全球鎳供應進入快速擴張周期,顯性庫存積壓如山。盡管傳統旺季鋼廠開工率提升,但不銹鋼廠盈利有限、原料采購保守,高鎳三元材料推廣受阻,硫酸鎳生產持續虧損,鎳價上行動力不足。在資金謹慎離場、高庫存壓制下,鎳價或延續弱勢,成為有色金屬中的“承壓重災區”。
總結,在這場美聯儲“降息劇本”下的有色金屬博弈,沒有絕對的贏家——銅在“預期差”中徘徊,鋁在政策與成本間搖擺,鋅在庫存與數據中掙扎,鉛在供需雙弱中靜默,錫在供給緊平衡中等待,鎳在高庫存中承壓。真正的突圍者,或許藏在那些被市場忽略的“細節變量”里:社庫拐點、需求脈沖、政策落地、技術突破……而此刻,我們只需靜待市場給出答案。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