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澳合資企業金伯利礦砂(Kimberley Mineral Sands,KMS)發布雷鳥(Thunderbird)礦山二季度生產快報:鈦精礦產量達11.97萬噸,鋯精礦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5%和20%。這一數據雖略低于其產量指引上限,卻折射出全球鈦礦供應鏈重構的深層邏輯——??在資源儲量下滑與高端需求爆發的雙重壓力下,中國企業正通過技術升級與全球化布局搶占戰略高地?? 。
??一、資源端博弈:澳洲礦山增產難掩全球供應困局??
??產能擴張與資源枯竭的“時間賽跑”??
雷鳥礦山二季度礦石開采量達248萬噸,環比激增135%,精礦總產量16.5萬噸,創歷史新高。其核心驅動力是干式采礦裝置(DMU)的技術優化,使年采礦能力提升至1200萬噸級。然而,這一增長難以抵消全球鈦礦資源的整體頹勢:
???儲量持續下滑??:全球鈦鐵礦儲量較2018年峰值下降21.6%,金紅石儲量減少11.3%,澳大利亞、非洲多地老礦山面臨枯竭(如Base Resources肯尼亞Kwale礦2024年停產);
???品位下降加劇成本壓力??:雷鳥礦山粗礦石重礦砂品位達22.4%,但海外頭部企業如Kenmare的莫桑比克礦區品位已從3.3%降至2.8%,推升選礦成本。
??中國進口依存度攀升下的戰略突圍??
中國鈦礦進口依存度高達45%,莫桑比克占進口總量的44.4%。近期非洲地緣風險(如莫桑比克政策波動)倒逼中國企業加速多元化布局:
???合資模式深化??:燕鋼集團(KMS中方股東)依托雷鳥礦山鎖定年149,628噸鈦精礦長協,價格錨定123美元/噸,規避現貨市場波動;
???全球資源卡位??:龍佰集團加速整合攀西礦區,目標2025年鈦精礦產能達248萬噸,占全國新增供給的70%以上,降低對外依賴。
??二、中國龍頭破局:技術升級與高端化轉型??
??高端鈦材技術壁壘構筑護城河??
??航空級材料突破??:寶鈦股份(600456.SH)萬米級深潛器鈦合金球艙獲國際認證,C919訂單鎖定2026年30%產能,航空級鈦合金溢價率高達120%;
??新能源賽道卡位??:西部超導(688122.SH)核聚變項目超導線材批量交付,高溫合金業務營收占比提升至28%,機構預測2025年凈利潤增長54%。
??綠色制造與循環經濟降本增效??
楚雄州企業通過硫氯耦合工藝降低硫酸消耗30%,鈦石膏綜合利用率超90%,噸鈦白粉成本下降1200元;龍佰集團氯化法鈦白粉成本較行業低12%,產能占國內40%。
??三、資本市場信號:資金涌向高附加值環節??
??板塊分化加劇??:鈦板塊(代碼:02051403)7月2日上漲0.65%,但個股表現兩極分化——寶色股份(300402.SZ)單日大漲5.95%,而傳統鈦白粉企業金浦鈦業因低端產能過剩持續承壓;
??主力資金動向??:釩鈦股份(000629.SZ)、西部材料(002149.SZ)連續3日獲主力凈流入,反映資本對軍工、核電高端材料的長期看好。
??四、未來挑戰:資源焦慮下的三條突圍路徑??
??加速深海與太空材料研發??
寶武特冶牽頭研發的深海耐蝕鈦合金已應用于“奮斗者”號,國家“十五五”規劃將鈦合金減重技術列為重點方向,研發資金增至12億元。
??構建綠色供應鏈閉環??
格力鈦砍掉磷酸鐵鋰電池業務,聚焦鈦酸鋰儲能技術,計劃2025年還清銀行貸款,通過“光儲空”技術切入零碳賽道。
??數字化平臺重構全球貿易規則??
寶雞“鈦谷交易網”上線一個月撮合交易額破3.5億元,助力300余家企業規避歐盟11.4%-32.3%反傾銷稅,東南亞訂單占比提升至35%。
??五、結語:從“資源依賴”到“技術主權”??
金伯利礦砂的產量躍升,既是中澳資源合作的階段性勝利,更凸顯了中國鈦產業的深層焦慮——??當全球優質鈦礦儲量以年均6.7%的速度下滑時,唯有技術壁壘與循環經濟才能抵御資源危機?? 。隨著龍佰集團攀西基地、寶鈦股份深海材料項目的加速落地,中國鈦企正從“被動承壓”轉向“主動定義”全球產業鏈規則。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