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 年 9 月 17 日,長江綜合鎢粉均價報 642500 元 / 噸,較前一交易日驟跌 3750 元,這是自 8 月 2 日以來的首次價格回調。這場打破行業慣性的下跌,實則是供需矛盾與市場情緒共振的必然結果。?
庫存泄洪:貿易商 “止盈拋售” 成導火索?
8 月鎢價暴漲期間,部分貿易商趁機囤積了約 2000 噸鎢粉庫存,隨著 9 月價格進入高位橫盤,這些潛伏的庫存開始密集釋放。數據顯示,當前市場現貨庫存維持在 15 天左右,處于 “低庫存但不缺貨” 的微妙狀態,既無搶貨恐慌也無積壓壓力,但短期集中出貨足以打破價格平衡。尤其在 9 月上半月龍頭企業報價松動后,貿易商加速兌現利潤,進一步放大了價格跌幅。?
需求遇冷:“金九” 旺季預期徹底落空?
鎢粉的核心消費領域 —— 硬質合金行業正遭遇訂單寒冬。某華南硬質合金企業透露,9 月初訂單量僅恢復至 7 月的 8 成,終端機械加工、3C 產品需求疲軟導致企業不敢貿然囤料。作為新興增長點的光伏鎢絲領域,雖年內滲透率從 20% 躍升至 60%,但短期實際用量仍難抵傳統需求下滑。更關鍵的是,8 月國內制造業 PMI 僅 49.4,仍低于榮枯線,房地產投資低迷、出口訂單疲軟等問題直接壓制了中游加工企業的采購意愿,市場交投多以剛需小單為主。?
成本傳導中斷:冶煉企業從 “跟漲” 到 “讓利”?
上游原料漲價的支撐力正在減弱。盡管章源鎢業等龍頭企業上半年鎢粉銷量同比增 43.68%,但行業整體已出現成本傳導阻滯。此前鎢精礦年內翻倍式上漲推高冶煉成本,但下游企業盈利承壓下拒絕接受高價,導致仲鎢酸銨生產企業陷入虧損狀態。這種 “上游強推、下游抵制” 的矛盾,最終以冶煉端讓利出貨告終,直接引發鎢粉價格松動。?
此次下跌尚未動搖行業基本面。原生鎢料供應依舊緊張,軍工、高端制造等領域的剛性需求對價格形成托底,且全球鎢資源戰略價值重估的長期邏輯未變。正如行業分析師所言,短期調整更像是 “牛市中的深呼吸”,后續需重點關注 9 月中下旬制造業 PMI 數據及光伏鎢絲訂單增量。?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