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長江現貨1#白銀均價收于9210元/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0元;期貨同步回調,截止11:00滬銀主力2510合約下跌63元報9214元/千克,單日跌幅達0.68%。這一波動背后,美聯儲貨幣政策動向、地緣政治局勢演變及工業需求前景成為關鍵影響因素。
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但鷹派發聲壓制銀價
美國7月通脹數據低于預期,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顯著緩解。CME“美聯儲觀察”數據顯示,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已升至90.7%,而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降至43.5%。這一政策轉向預期本應利好貴金屬,但美聯儲官員的鷹派表態形成對沖——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強調“仍需更多數據確認通脹下行趨勢”,明尼亞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則重申“抗通脹任務未完成”。
政策不確定性導致資金謹慎,白銀作為兼具金融與工業屬性的品種,其價格波動被放大。歷史數據顯示,美聯儲政策轉折期,銀價單日振幅通常超1.5%,此次0.68%的跌幅反映市場對政策路徑的分歧。
地緣政治降溫,避險需求退潮
土耳其與俄羅斯關系緩和成為當日地緣焦點。兩國總統會晤后,市場對中東局勢升級的擔憂緩解,區域性地緣風險指數下降0.8%。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白銀與黃金的聯動效應顯著,地緣風險降溫直接削弱其避險溢價。
技術面上,白銀日線圖收出長上影線陽線,顯示上方阻力強勁;周線級別連續三周沖擊4200元/千克未果,短期回調壓力加劇。分析師指出,若地緣局勢無進一步惡化,銀價或延續區間震蕩。
工業需求托底,光伏賽道成長期支撐
盡管短期避險需求退潮,但白銀的工業屬性為其價格提供基本面支撐。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預計突破400GW,帶動白銀年均消費量超3萬噸,占其總需求的55%以上,這一需求剛性使得銀價長期下限被抬升。
此外,新能源汽車、5G通信等領域對銀漿、電子元件的需求持續增長,進一步強化白銀的工業價值。高盛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白銀需求結構正從‘金融屬性主導’向‘工業與金融屬性雙輪驅動’轉型,這為其價格提供了更穩固的支撐。”
后市展望:短期震蕩 vs 長期上行
短期:美聯儲8月官員講話、中東局勢演變及全球經濟數據將成為關鍵變量。若地緣風險無實質性升級,銀價或測試9000元/千克支撐位。
長期: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增長預期,疊加全球貨幣寬松周期,白銀中樞上移概率較大。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