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寧德時代旗下江西枧下窩礦區采礦端將于8月10日零時起全面停產,且短期內無復產計劃。這一消息迅速引發鋰行業關注。
停產決定落地,市場供需格局生變
據了解,枧下窩礦區自2023年投產以來,年產能達30萬噸碳酸鋰當量,占寧德時代自有鋰資源供應的30%以上。此次停產涉及采礦端全線暫停,選礦及冶煉環節是否同步調整尚未明確。對此,寧德時代方面回復稱,枧下窩礦區采礦資質于8月9日到期,目前已暫停開采作業,根據有關法律要求,需要辦理延續申請。
碳酸鋰價格自2024年四季度以來持續低迷,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一度跌破8萬元/噸,較2023年高點下跌超70%。業內分析,此次停產或為寧德時代應對價格倒掛、調整產能利用率的主動選擇。分析師指出:“礦區停產將直接減少市場供給,若需求端未同步收縮,可能加速鋰價觸底反彈。”
產業鏈影響幾何?
短期供給收縮
枧下窩礦區停產預計減少全球碳酸鋰供應量約2%-3%。若其他鋰礦企業未跟進減產,市場供給過剩壓力或仍存,但停產信號可能緩解當前悲觀預期。
下游采購策略調整
多家動力電池企業表示正密切關注寧德時代后續動作。某頭部電池廠采購負責人稱:“若鋰價止跌企穩,我們將擇機增加原料庫存,避免成本波動風險。”
行業格局重塑
寧德時代作為鋰資源自給率最高的電池企業之一,其產能調整或加速行業洗牌。中小鋰礦企業可能面臨更大經營壓力,而具備成本優勢的鹽湖提鋰項目或受益。
專家:需關注復產時間與政策動向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副秘書長表示,枧下窩礦區停產反映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精益運營”的趨勢。“但需警惕兩點:一是停產是否為短期技術性調整,二是地方環保政策是否對復產形成制約。”
值得注意的是,枧下窩礦區所在的江西宜春,近年因鋰云母開采環保問題屢受關注。2024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曾點名批評當地鋰礦開采污染,此次停產或與合規整改有關。
結語
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區的停產,既是企業應對市場周期的策略調整,也折射出鋰行業從“狂飆”到“理性”的轉型陣痛。未來,碳酸鋰價格能否走出低迷,仍需觀察終端新能源汽車需求復蘇力度及全球鋰資源供應結構的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