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月15日-4月18日)工業硅市場呈現期現加速分化格局。長江地區現貨報價顯示:441#硅均價從10700元/噸跌至10600元/噸,553#硅由10000元/噸降至9900元/噸,2202#硅持穩于18000元/噸,3303#硅從11800元/噸回落至11600元/噸。期貨市場則連續破位下行,主力合約SI2505從周初的9455元/噸跌至8720元/噸,跌幅達7.77%,創上市以來新低。
現貨市場維持橫盤整理,北方主產區因設備檢修導致開工率小幅下降,但西南地區豐水期臨近推動新增產能釋放預期升溫。云南德宏、保山等地硅廠復產進度加快,預計5月西南地區月度產量環比將增加12%-15%。
下游需求端延續疲軟態勢,有機硅企業DMC庫存維持20天以上高位,鋁合金企業受汽車產業鏈訂單不足影響,僅維持基礎原料采購。光伏級多晶硅雖維持85%以上開工率,但硅片環節庫存積壓已傳導至上游,反映光伏中游需求走弱。
期貨市場深跌主要受三重壓力驅動:一是西南水電季節性增量明確,云南電網公告顯示5月工業電價預計下調0.08-0.12元/千瓦時,冶煉成本中樞下移預期強化;二是交易所注冊倉單增至12.3萬噸,創年內新高,交割壓力迫使空頭加大拋售;三是美聯儲推遲降息預期引發貴金屬板塊回調,工業硅作為能源金屬跟跌明顯。
政策面擾動成為關鍵變量。美國宣布對東南亞光伏組件關稅豁免延期,但要求追溯原產地認證,加劇光伏出口訂單的不確定性。國內產業政策方面,生態環境部對云南、四川等地開展第二輪環保督察,短期或延緩新增產能投放節奏。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期貨深度貼水已吸引部分多晶硅企業進行買入套保,但產業資本整體參與度仍偏低。
后市來看,西南產能釋放節奏與光伏組件出口形勢將主導價格走勢。若5月豐水期電價下調超預期,成本支撐下移或打開期價新的下行空間。而多晶硅企業N型硅料擴產進度能否消化工業硅增量供應,將成為決定市場平衡的核心因素。
本文基于市場信息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實際操作需結合實時動態審慎決策。長江有色金屬網電話:0592-5668838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