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工業硅期貨市場再掀波瀾,主力合約SI2505盤中最低探至8970元/噸,最終收于9015元/噸,這是該合約自上市以來首次跌破9000元心理關口。與此同時,多晶硅期貨主力合約PS2506同步承壓,收于39440元/噸,跌幅1.33%,盤中創下年內新低39340元/噸。
現貨市場同樣寒意逼人,長江金屬有色網顯示,長江地區441#硅現貨報價105800-10700元/噸,均價10600元/噸,下跌100元;553#硅現貨報價9800-10000元/噸,均價9900元/噸,下跌100元;2202#硅現貨報價17900-18100元/噸,均價18000元/噸,持平;3303#硅現貨報價11500-11700元/噸,均價11600元/噸,下跌200元。。
供需失衡是本輪價格下行的核心邏輯。供應端,工業硅3月產量達34.22萬噸,環比增長17.86%,但新疆、西南等主產區企業減產節奏不及預期。盡管當前新疆自備電廠的現金成本已擊穿至9000元/噸,但交割倉庫庫存仍高達61.2萬噸,廣期所注冊倉單占庫存總量近六成,05合約持倉量對應74.95萬噸交割需求,遠超35萬噸倉單規模,空頭借助交割壓力逼倉的意圖明顯。多晶硅市場同樣面臨“高產量、高庫存”的雙重壓制,3月產量9.61萬噸,環比增長6.66%,而4月13日當周庫存攀升至24.4萬噸,疊加光伏搶裝潮結束后的需求真空期,產業鏈陷入“累庫—降價—降開工”的惡性循環。
需求側的坍塌加劇了市場悲觀情緒。工業硅下游“三駕馬車”集體熄火:有機硅DMC價格跌至14000-14500元/噸,企業聯合減產挺價失敗后被迫降低開工率;多晶硅企業因終端裝機需求放緩,拉晶廠采購量較上月縮減三成;鋁合金雖受益新能源車政策,但剛需采購難以對沖整體需求缺口。需要警惕的是,美國對華光伏產品關稅政策出現變數,特朗普政府擬將光伏組件關稅重新分類并維持“雙反稅”,這一消息直接沖擊多晶硅出口預期,產業鏈資金避險情緒升溫。
資金博弈成為價格加速探底的推手。工業硅SI2505合約單日成交額達99.30億元,持倉量減少10944至12.28萬手,但空頭增倉集中在遠月合約,折射出市場對豐水期西南復產的擔憂。多晶硅PS2506合約則呈現“增倉下挫”特征,部分套保企業提前布局豐水期電價下調帶來的成本下移空間。技術面上,工業硅日K線呈現“九連陰”形態,MACD綠柱持續放大,而多晶硅期貨跌破40000元整數關口后,下方支撐已下看至38000元/噸。
展望后市,工業硅市場的轉折點需觀察三重信號:一是新疆大廠是否啟動大規模停產,當前價格已導致近四成產能現金虧損;二是西南豐水期電價下調幅度,成本支撐邏輯將重新定價;三是多晶硅庫存去化速度,目前24.4萬噸庫存需至少3個月才能消化至安全水位。短期來看,期貨深度貼水格局雖隱含超跌反彈可能,但在光伏出口政策未明朗前,市場或延續磨底態勢。對于投資者而言,工業硅9000元以下可逐步布局左側交易,而多晶硅空頭趨勢未改前仍需保持謹慎。
本文基于市場信息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實際操作需結合實時動態審慎決策。長江有色金屬網電話:0592-5668838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刪稿郵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