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2025 年 9 月 18 日長江綜合電池級碳酸鋰 99.5% 均價報 73400 元 / 噸,工業級碳酸鋰 99.2% 均價 71500 元 / 噸,均較前一交易日上漲 300 元 / 噸。然而期貨市場卻呈現 "冰火兩重天":碳酸鋰主力合約午后一度跌超 2%,尾盤跌幅收窄至 0.74%,最終報收 72880 元 / 噸。這種現貨與期貨的背離走勢,折射出市場對碳酸鋰供需格局的深度分歧。
一、現貨逆勢上漲:旺季補庫與庫存去化的共振
需求旺季拉動剛性采購
9 月作為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傳統旺季,下游正極材料廠、電池廠進入備貨周期。據行業調研,動力電池企業周度開工率環比提升 3 個百分點至 68%,儲能電池訂單量同比增長 45%。特斯拉與雅化集團簽訂的 3 年碳酸鋰長單(2025-2027 年),正是對旺季需求的前瞻性布局。
社會庫存連續去庫的支撐
盡管上游庫存壓力不大,但社會庫存已連續三周下降,累計去庫 1.2 萬噸,庫存向下游流轉趨勢明顯。鹽湖提鋰企業庫存周轉天數從 60 天縮短至 45 天,鋰輝石提鋰企業出貨量環比增長 12%。這種庫存結構的優化,為現貨價格提供了短期支撐。
成本線附近的博弈
當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接近鋰云母提鋰企業的現金成本,部分高成本礦山選擇減產保價。江西某鋰云母企業負責人透露,其碳酸鋰生產成本達 7.2 萬元 / 噸,若價格跌破 7 萬元 / 噸將被迫停產。這種成本支撐效應在現貨市場尤為明顯。
二、期貨震蕩下跌:產能釋放與預期修正的較量
供應端產能集中釋放
青海鹽湖提鋰項目在 9 月中旬新增 4 萬噸 / 年產能投產,疊加贛鋒鋰業四川宣漢鋰輝石項目達產,預計 9 月碳酸鋰產量將達 8.8 萬噸,環比增長 7%。中國五礦察爾汗鹽湖項目通過技術改造,單噸生產成本降低 1.2 萬元,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低價供應的預期。
寧德時代復產預期升溫
備受市場關注的寧德時代枧下窩鋰礦傳來復產信號:9 月 9 日召開的復產工作會議決定召回員工,預計最快 9 月底恢復開采。該礦區年產碳酸鋰 8 萬噸,占江西鋰資源供應的 50%,其復產將直接扭轉市場對供應短缺的預期。
投機資金撤離與空頭增倉
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持倉量從 9 月 16 日的 25708 手銳減至 9 月 18 日的 19466 手,投機性凈多頭倉位降至近半年低位。國泰君安期貨凈空頭持倉連續 7 日增加,單日增倉 5362 手,成為打壓期貨價格的主要力量。
三、行業龍頭的策略分化
雅化集團的長單鎖定
雅化集團通過與特斯拉簽訂長單,將 2025-2027 年碳酸鋰銷量的 40% 鎖定在 7.2-7.5 萬元 / 噸區間,有效規避了價格波動風險。其非洲卡瑪蒂維鋰礦一期投產,進一步提升了原料自供能力。
寧德時代的資源整合
寧德時代在加快枧下窩鋰礦復產的同時,通過收購鹽湖股份股權布局鹽湖提鋰,形成 "礦山 + 冶煉 + 回收" 的全產業鏈閉環。其萬噸級再生鋰產線預計 2025 年底投產,屆時將降低對原生礦的依賴。
五礦集團的成本優勢
中國五礦通過技術改造將鹽湖提鋰成本降至 4 萬元 / 噸以下,在價格戰中占據主動地位。其計劃在 2025 年底前將鹽湖提鋰市場份額從 8% 提升至 15%,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四、三大關鍵變量
寧德時代復產的時間窗口
若枧下窩鋰礦在 9 月底前順利復產,預計 10 月碳酸鋰供應量將增加 6000 噸,可能導致期貨價格下探 7 萬元 / 噸關口。反之,若采礦證續期延遲,供應緊張預期將再度主導市場。
儲能招標的落地節奏
9 月啟動的貴州、山東、云南 3 個獨立儲能電站招標,若在四季度集中采購,可能拉動碳酸鋰需求 1.5 萬噸。但目前招標項目仍處于 EPC 階段,實際采購或延遲至 2026 年一季度。
海外市場的價格傳導
澳大利亞皮爾巴拉鋰礦最新拍賣價跌至 815 美元 / 噸(SC6.0),較 8 月高點下跌 12%,反映出國際市場對鋰價的悲觀預期。若進口鋰輝石價格跌破 800 美元 / 噸,國內冶煉廠成本支撐將進一步弱化。
五、未來走勢
今日碳酸鋰市場的分化走勢,本質上是旺季需求的短期支撐與產能釋放的長期壓力之間的博弈。短期內,現貨價格可能在 7.2-7.5 萬元 / 噸區間震蕩,而期貨價格受產能釋放預期壓制或下探 7 萬元 / 噸。投資者需重點關注 9 月底寧德時代復產進展、儲能招標落地情況及美聯儲貨幣政策動向。中長期來看,隨著再生鋰產能釋放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見頂,碳酸鋰價格中樞可能下移至 6.5-7.5 萬元 / 噸區間。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