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A股光伏板塊盤中大幅拉升領漲市場,璉升科技漲超10%,皇氏集團、億晶光電等多股漲停,天宸股份、東材科技等漲幅超9%。
此輪行情直接催化來自7月16日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釋放的政策信號:相關部門明確要求產業鏈各環節價格不得低于企業全成本價(含增值稅)。以硅料為例,標桿全成本價(含稅)為43.874元/kg,企業需嚴格執行“不低于成本價銷售”,并停止原低價政策,新簽訂單須以成本價為底線,違規將追責。政策發布后,多家企業迅速響應,內部通知落實限價要求。事實上,政策出臺前產業鏈價格已現反彈跡象。但漲價持續性存疑,關鍵取決于需求、供給與政策的博弈:需求端若持續疲軟,價格上漲或缺乏支撐;供給端行業產能過剩壓力仍存,若過剩產能無法出清,漲價根基不穩。政策干預的意義在于改善競爭環境,通過設定價格底線,遏制惡性低價競爭,推動高成本、低效率產能退出,優化行業產能結構,促使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技術創新與質量提升。作為新能源重要領域,光伏產業發展關乎能源轉型全局。此次板塊異動及產業鏈價格變動,是行業調整的關鍵節點,后續走勢需持續關注需求復蘇、產能出清及政策落地效果。
在光伏產業鏈中,涉及哪些關鍵金屬材料呢?
硅(Si):作為光伏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經過提純后制成硅片,是光伏組件的基礎材料。
銀(Ag):用于光伏電池的電極漿料,具備優良導電性,是實現光生電流收集的關鍵金屬。
鋁(Al):常用于光伏組件的邊框、支架等結構件,兼具輕量化和耐腐蝕性。
銅(Cu):在光伏系統的線纜、匯流箱等部件中廣泛應用,依靠高導電性能傳輸電能。
鎵(Ga)、銦(In):用于少數高效光伏電池(如薄膜電池)的制作,可提升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綜上所述,光伏產業的穩健發展離不開各類關鍵金屬材料的支撐,硅作為核心基礎、銀與銅保障導電傳輸、鋁提供結構支撐,鎵和銦則助力高效電池升級,這些金屬材料在產業鏈各環節各司其職,共同推動光伏技術進步與產業落地。而當前政策引導下的行業調整,也將間接影響相關金屬材料的需求格局,其動態值得結合光伏產業發展趨勢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