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5年7月11日,長江綜合金屬釹均價報收56250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000元/噸;氧化釹均價同步上漲至461750元/噸。
一、驅動因素分析:環保政策收緊與新能源需求爆發形成雙重推力
1. 供應端:環保風暴席卷主產區,產能收縮超預期
江西、內蒙古環保督察升級:作為全球最大的釹礦產地,江西、內蒙古等主產區自6月起啟動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多家企業因廢水排放不達標被要求限產整改。據不完全統計,7月初國內鐠釹精礦開工率降至38%,周產量減少約150噸,市場現貨庫存降至20天以內,部分廠商甚至出現“斷貨”現象。
緬甸進口礦邊際減少:緬甸作為中國鐠釹礦重要進口來源,2025年4-5月通關后進口量恢復,但隨著庫存消耗及雨季來臨,預計三季度進口量將環比下降15%。7月1日,緬甸42%品位鐠釹礦到岸價漲至5.8萬美元/噸,較6月初上漲12%,進一步推高進口成本。
2. 需求端:新能源汽車與機器人雙引擎,釹鐵硼需求爆發
新能源汽車賽道持續高景氣: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突破1000萬輛,單臺釹鐵硼磁材用量達3-5公斤,直接拉動鐠釹需求。據國泰海通證券測算,2025年新能源汽車領域對釹鐵硼的需求量將達6.9萬噸,同比增長35%。
機器人需求成為新增長極: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啟動(單臺釹鐵硼用量4公斤),疊加國內優必選、小米等企業加速布局,預計2030年全球機器人領域釹鐵硼需求將突破20萬噸。北方稀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與多家機器人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優先保障高端磁材供應。
3. 成本與政策:資源稅改革效應遞減,收儲預期落空
緬甸礦成本推升:7月1日,緬甸42%品位鐠釹礦到岸價漲至5.8萬美元/噸,較6月初上漲12%,直接推高國內釹精礦成本。
北方稀土業績超預期:7月10日,北方稀土公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9億-9.6億元,同比暴增1883%-2015%,主要得益于“產線聯動升級、營銷模式創新”及“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這一業績預告顯著提升市場對稀土行業景氣度的預期。
二、未來走勢預測:短期堅挺與中長期分化并存
1. 短期市場:低庫存與新能源車需求支撐價格
供應端:環保政策與資源稀缺性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至CR5超75%,頭部企業議價權增強。若環保督察力度不減,或觸發階段性補庫行情,釹價易漲難跌。
需求端:新能源車與機器人訂單爆發式增長,為釹價提供堅實支撐。
2. 長期邏輯:新能源需求增長與資源戰略升級
新能源需求增長:隨著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釹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將持續增長,為價格提供長期支撐。
資源戰略升級:中國將釹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2027年計劃形成一定規模的國家儲備。全球范圍內,釹資源爭奪從“產量競爭”轉向“價值鏈控制”,長期價格中樞有望上移。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