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白銀市場延續強勢上漲態勢,長江現貨1#白銀均價達9185元/千克,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60元;截止11:00滬白銀主力2510合約漲186元報9203元/千克,單日漲幅2.06%,盤中一度突破9267元關口。國際市場方面,現貨白銀價格攀升至38.06美元/盎司,創2012年以來新高,年內累計漲幅超32%。這一輪凌厲攻勢的背后,是避險情緒與工業需求共振的雙重驅動。
一、驅動因素:避險情緒疊加工業需求爆發
1. 避險情緒升溫:地緣政治與美聯儲政策博弈
地緣風險:俄烏沖突持續、中東局勢復雜化,疊加菲律賓人質事件等地區安全風險,推動資金流向黃金、白銀等避險資產;
美聯儲政策:7月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對降息存在分歧,短期不降息預期限制銀價漲幅,但長期寬松預期仍支撐貴金屬定價;
金銀比修復:黃金率先啟動后,“金銀比”突破90引發補漲預期,白銀作為性價比更高的避險品種吸引資金流入。
2. 工業需求爆發:新能源與光伏產業驅動
光伏領域:白銀在光伏電池中的導電材料需求激增,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預計達500GW,帶動白銀用量同比增長25%;
新能源汽車:混動與純電汽車單位白銀用量較傳統汽車分別提升21%和71%,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或突破2500萬輛;
技術升級:高性能釹鐵硼磁體、5G基站導電材料等新興應用,推動工業需求占比突破55%。
3. 供給端乏力:礦山產量增長滯后
供需缺口:2024年全球白銀需求量36700噸,供應量僅31700噸,缺口達5000噸且連續5年存在;
產能瓶頸:主要產銀國如墨西哥、秘魯的礦山老化,新增產能投放緩慢,難以滿足綠色能源轉型需求。
二、機構觀點:短期震蕩不改長期上行趨勢
高盛預測:若綠色能源投資保持7%年增速,2030年白銀價格或突破50美元/盎司(約合人民幣115元/克);
廣發證券:機構持倉占比從6月開始回升,顯示貴金屬定價權重歸專業投資者,銀價聯動性增強;
風險提示:美聯儲加息預期重啟、地緣局勢緩和或引發短期回調,但供需基本面仍支撐長期牛市。
三、投資策略:關注流動性與政策風向
短期操作:滬銀主力合約若站穩9200元/千克,上方目標或指向9500-9800元/千克;
長期配置:光伏產業鏈、新能源汽車企業可關注白銀回收技術(如湖南白銀的提純工藝)以降低成本;
散戶建議:選擇流動性較好的交易品種(如白銀ETF),避免價格劇烈波動時被迫止損。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