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長江現貨1#鈷均價報收24.6萬元/噸,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跌2000元/噸,跌幅達0.81%。這一價格波動暴露出當前鈷市場在政策調控、技術替代與供需失衡多重壓力下的脆弱性。
供需失衡:全球鈷市場長期過剩,印尼產能沖擊剛果(金)壟斷地位
1.供應端:剛果(金)政策反復,印尼產能快速崛起
剛果(金)作為全球最大鈷生產國,2024年鈷礦產量達22萬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6%。然而,其出口政策頻繁調整:2025年2月首次實施為期四個月的鈷出口禁令,6月又延長三個月至9月,試圖通過限制供應提振價格。但印尼作為新興產區,憑借紅土鎳礦伴生鈷資源,2024年鈷產量達3.2萬噸,占比11%,且預計2030年占比將升至22%。印尼低成本產能(到岸價15820美元/噸,較中國冶煉企業成本低37%)對傳統供應商形成巨大競爭壓力。
2.需求端:新能源汽車技術變革,消費電子復蘇有限
鈷的主要下游應用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占比約40%)和消費電子(占比約25%)。然而,2025年需求增長面臨雙重壓力:
?新能源汽車領域:高鎳三元電池(NCM811/NCA)在高端車型中的應用普及,使得單噸電池鈷用量顯著降低至0.12kg/kWh;同時,磷酸鐵鋰電池市占率從2024年的43%進一步回升,2025年裝機量占比達72%,進一步抑制動力電池領域對鈷的需求增速。
?消費電子領域:盡管折疊屏手機、AR/VR設備等新興產品拉動鈷酸鋰正極材料采購量環比增長21%,但單機鈷含量較傳統機型僅提升40%,需求增長有限。
政策調控:剛果(金)禁令效果有限,印尼優先國內供應
1.剛果(金)出口禁令:短期推高價格,長期難改供需格局
剛果(金)的出口禁令雖在短期內導致國際鈷價從16萬元/噸反彈至25萬元/噸,但市場高庫存壓力(國內硫酸鈷庫存5550金屬噸、電解鈷庫存2960噸)導致廠商高位拋貨,6月24日鈷價單日暴跌6000元至25萬元/噸,顯示政策效果有限。國際鈷業協會(ICA)預測,2025年全球鈷需求將達29.2萬噸,同比增長9.77%,但供應過剩仍達5萬噸,禁令僅能階段性緩解壓力。
2.印尼《礦業法》修正案:優先國內供應,影響全球供應鏈
印尼2025年《礦業法》修正案規定,從事礦產開采、加工的企業需優先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并調整外資所有權政策。這一政策已初見成效:2024年7月,印尼在西爪哇省建立東南亞首座電動車電池工廠,由現代汽車集團、LG能源解決方案及印尼電池公司組成的財團投資30億美元。印尼產能擴張將進一步補充全球鈷供應,緩解剛果(金)政策變動帶來的沖擊。
技術替代:電池“去鈷化”加速,再生鈷技術沖擊原生市場
1.電池技術路線分化:高鎳電池與固態電池抑制鈷需求
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技術路線分化對鈷需求產生復雜影響:
?高鎳三元電池:NCM811/NCA電池在高端車型中的應用不斷普及,單噸電池鈷用量顯著降低至0.12kg/kWh。
?固態電池:比亞迪宣布2025年全系換三元電池,特斯拉計劃2026年裝車無鈷電池,長期可能分流鈷需求。
2.再生鈷技術發展:回收成本降低,沖擊原生鈷市場
再生鈷技術通過濕法冶煉工藝,將廢舊鋰電池中的鈷回收利用,成本較原生鈷低30%-40%。據CRU集團預測,2025年再生鈷產量將達5萬噸,占全球鈷供應量的17%,對原生鈷市場形成顯著沖擊。
未來展望:鈷價何時觸底?行業洗牌加速
1.短期:剛果(金)禁令與印尼產能博弈,價格或維持震蕩
在剛果(金)出口禁令延長至9月、印尼產能逐步釋放的背景下,短期鈷價可能維持震蕩下行。據中信建投期貨預測,2025年三季度,長江現貨1#鈷均價可能跌至24萬元/噸,跌幅達4.2%。
2.中長期:行業洗牌加速,高端產品與再生鈷成突破口
中長期來看,鈷行業將加速洗牌,低端產能將被淘汰,而高端鈷產品(如高純鈷、鈷基合金)和再生鈷將成為企業突破口:
?高端鈷產品:航空航天領域國產C929客機項目及軍用發動機量產,拉動鈷基高溫合金需求同比增長25%,預計到2030年該領域鈷用量將突破1.2萬噸。
?再生鈷技術:隨著回收成本降低,再生鈷產量占比將進一步提升,2025年預計達17%,長期可能主導鈷供應格局。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