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興業銀錫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市場關切,披露其核心資產銀漫礦業擴產進展及產能規劃。據公司透露,銀漫礦業當前生產規模為165萬噸/年,其297萬噸/年擴建項目達產后,銀、錫金屬產量將實現翻倍增長,進一步夯實公司在國內銀錫領域的資源優勢。
銀漫礦業作為興業銀錫主力礦山,一期選礦系統采用銅錫與鉛鋅雙系統設計,具備根據礦石性質靈活切換的處理能力。公司表示,一期系統既可獨立處理銅錫礦石,亦可全部轉為銅錫選礦流程,為產能優化提供技術支撐。而二期擴產項目將聚焦銅錫礦石處理,通過系統擴容及工藝升級,推動銀、錫產量邁上新臺階。
興業銀錫強調,此次擴產不僅著眼于短期產量提升,更旨在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單位成本,增強資源自給率。銀漫礦業地處內蒙古銀錫富集帶,礦石品位優勢顯著,擴產完成后,其銀、錫供應能力將占公司整體產量的更高比重,進一步強化興業銀錫在貴金屬及戰略小金屬領域的市場話語權。
值得關注的是,銀漫礦業選礦系統的“雙系統互換”特性,使其能夠根據銅、錫、鉛、鋅等金屬價格波動及市場需求變化,動態調整處理礦石類型。這一設計有效規避了單一金屬價格下行對整體盈利的沖擊,體現了興業銀錫在資源開發中的精細化運營策略。
業內人士指出,銀漫礦業作為國內少數具備年產超千噸銀、萬噸錫能力的礦山之一,其擴產進度直接影響興業銀錫業績彈性。若二期項目順利達產,預計將推動公司銀、錫年產量分別突破2000噸、1.5萬噸,進一步縮小與全球頭部礦企的差距。中信建投證券研報認為,隨著資源端產能釋放,興業銀錫有望迎來估值與業績的“戴維斯雙擊”。
盡管擴產前景樂觀,興業銀錫亦提示,銀、錫價格受全球經濟復蘇節奏、新能源領域需求變化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較大。公司表示,將通過套期保值等工具對沖價格波動風險,同時持續優化采選效率,確保擴產目標高質量落地。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