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億緯鋰能通過互動平臺披露固態電池領域重大進展:公司已完成技術布局并制定產業規劃,成都固態電池研究院量產基地正式揭牌,首顆“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成功下線,標志著其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邁入新階段。
技術布局三線并進,覆蓋多元應用場景
在消費電池領域,億緯鋰能已推出凝膠態電池方案并應用于霧化器產品,致力于實現“食品級安全”標準。動力及儲能電池方面,公司聚焦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環壽命三大核心指標提升,目標推動電動汽車及儲能系統技術革新。根據規劃,2026年將突破全固態電池生產工藝,推出高功率、高環境耐受性及絕對安全的產品,主要面向混合動力領域;至2028年,將量產400Wh/Kg高比能全固態電池,進一步拓展高端應用邊界。
成都基地投產在即,年產能沖刺50萬顆電芯
此次揭牌的成都基地總面積約11000平方米,設計年產能近50萬顆電芯,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將于2025年12月完成,具備60Ah電池制造能力;二期計劃2026年12月實現100MWh年產能交付。基地采用模塊化生產線設計,可快速切換不同規格電芯生產,滿足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AI智能設備等高端裝備的定制化需求。
“龍泉二號”性能亮眼,下線即鎖定高端賽道
首臺下線的“龍泉二號”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300Wh/kg,體積能量密度700Wh/L,在安全性、環境適應性及功率輸出方面表現優異。該產品直接瞄準人形機器人、eVTOL低空飛行器及AI算力設備等前沿領域,其高能量密度特性可顯著提升設備續航能力,而固態電解質技術則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液態電池的熱失控風險。
行業影響深遠,固態電池或成新增長極
億緯鋰能固態電池戰略的加速落地,不僅體現了公司在新能源技術賽道的前瞻布局,更預示著動力電池行業正從“液態”向“固態”轉型的關鍵躍升。隨著成都基地產能釋放及“龍泉二號”的批量應用,公司有望在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占據技術制高點,同時為行業提供固態電池量產的“億緯樣本”。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