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的核心概念與多元應用領域
碳酸鋰(Li?CO?)作為鋰資源的重要化合物,以其獨特的化學性質成為新能源產業鏈的核心原料。工業級碳酸鋰(純度≥99.2%)廣泛應用于特種玻璃、陶瓷釉料、冶金保護渣等傳統工業領域,而電池級碳酸鋰(純度≥99.5%)則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關鍵基礎原料。
在新能源革命浪潮中,碳酸鋰的價值被重新定義:
動力領域:全球超 80% 的電池級碳酸鋰用于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生產,直接推動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突破 1000 公里的技術突破。
儲能革命:從電網級儲能電站到家庭儲能系統,碳酸鋰支撐的鋰電池儲能裝機量在 2025 年上半年同比激增 80%,成為可再生能源并網的核心配套技術。
高端制造:在航空航天領域,碳酸鋰基材料用于輕量化合金制造;醫藥領域,碳酸鋰作為抗躁狂藥物的臨床應用已有 180 年歷史。
短期價格走勢:過剩壓力下震蕩修復(價格數據來源長江有色金屬網)
截止2025 年 7 月 3 日長江綜合市場數據顯示,工業級碳酸鋰報價 59400-62000 元 / 噸,均價報60700元/噸,較前一日上漲650元,電池級碳酸鋰報價60700-63800 元 / 噸,均價報62250元/噸,較前一日上漲650元;具體分析如下:
內外宏觀面:根據ADP官網披露,6月美國私營部門就業人數減少3.3萬人,遠低于預期的增加15萬人,專業服務、醫療教育等服務業用工需求放緩是主因。數據公布后,美元指數短線跳水至96關口附近,當前市場對降息的押注升溫,導致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支撐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但90 天關稅豁免期臨近(7 月 9 日),市場對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重燃,當前投資者聚焦即將公布的美國非農數據報告,資金面偏向謹慎,大宗商品價格窄幅震蕩調整,國內宏觀政策與經濟韌性為大宗商品提供結構性支撐,但全球需求疲軟和地緣風險制約上行空間。
碳酸鋰供應端現狀
目前,碳酸鋰的供應端呈現出產量高位穩定的趨勢。國內鹽湖項目保持高產,非一體化鋰鹽廠復產,6月產量預計維持高位。同時,海外鋰礦投產加速,進口碳酸鋰數量也較高,總供應壓力不減。庫存方面,產業鏈各環節庫存消化緩慢,碳酸鋰社會庫存高位,壓制價格反彈空間。
碳酸鋰需求端現狀
需求端展現出有韌性但邊際放緩的特點。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46%,但增速乏力。儲能受中美關稅調整刺激,訂單小幅回補,但實際拉動有限。6月正極材料排產預計微降,儲能需求雖回暖,但難以扭轉過剩格局。整體而言,碳酸鋰的需求增長面臨挑戰,市場期待更強勁的需求驅動。
后市走勢預測
短期來看,碳酸鋰市場處于 “產能出清 - 需求回暖” 的過渡期,短期延續偏強運行。具備低成本資源(如鹽湖)和技術優勢(如電池回收)的企業將率先受益于行業復蘇。長期而言,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持續擴張,碳酸鋰仍將是支撐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材料,但需警惕技術迭代帶來的結構性風險。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