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長江現貨1#白銀均價報8925元/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上漲5元;截止11:00滬白銀主力合約2508報8914元/千克,微跌3元(跌幅0.03%)。這一背離走勢折射出短期市場情緒的復雜性,本文結合當日宏觀環境與行業動態,解析白銀短期波動邏輯及后市關鍵變量。
一、核心驅動因素解析:三大變量主導短期走勢
1. 宏觀變量:美聯儲政策預期與美元波動
美聯儲“鴿派”立場軟化:7月6日公布的美國6月ISM服務業PMI回升至51.2,顯示經濟韌性,市場對7月降息的預期從30%降至15%。美元指數因此獲得支撐,對白銀形成壓制。
通脹數據懸念:7月11日將公布的美國6月CPI數據成為關鍵,若核心通脹反彈,可能進一步推遲降息時間表。
2. 工業需求:光伏與電子領域保持增長
光伏用銀需求: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達450GW,同比增長15%,白銀作為導電漿料核心原料,需求占比超30%。
電子行業復蘇:5G通信、人工智能硬件升級推動電子元件用銀量,7月國內電子行業PMI回升至52.1,顯示生產端活躍。
3. 避險情緒:地緣風險與市場情緒博弈
中東局勢升級:7月6日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沖突加劇,市場避險情緒短暫升溫,但未形成持續性買盤。
黃金與白銀比價:當日黃金/白銀比價回升至37.5(1盎司黃金≈37.5盎司白銀),顯示資金更傾向黃金避險,白銀商用品屬性壓制漲幅。
二、技術面與后市展望:8900元成關鍵分水嶺
1. 短期技術分析
支撐位:8900元/千克(心理關口與布林帶中軌重合);
壓力位:8950-9000元/千克(60日均線與整數關口)。
市場情緒:CFTC持倉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白銀投機性凈多頭減少5.2%,顯示多頭信心不足。
2. 后市策略建議
短期操作:關注8900元支撐位,若跌破可輕倉試空,止損設于8850元;若反彈突破8950元,可跟進多單。
中長期配置:在8800元/千克以下分批布局,目標看向9200-9500元/千克(對應光伏需求增長與美聯儲降息落地)。
三、行業動態:白銀供應端隱憂浮現
礦產銀產量下滑:2025年全球礦產銀產量預計下降1.2%,主因秘魯、墨西哥等主產國罷工頻發,供應不確定性增加。
再生銀占比提升:再生銀供應量占比達28%,但回收成本較2024年上漲8%,或推高白銀綜合成本。
文中數據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