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白銀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二”。國內期貨銀價一度跌破10000元/千克心理關口,最低下探9903元/千克;國際銀價同步回落至42美元/盎司附近,單日跌幅超1%。長江現貨市場1#白銀報9930元/千克,單日重挫1.88%,創本周最大跌幅。此前白銀因投機資金推動連續沖高,但技術阻力強壓疊加基本面支撐不足,終引發多頭集體獲利了結。
三大誘因引爆拋售
美聯儲決議前避險情緒反轉?
市場在聯儲議息會議結果公布前選擇“落袋為安”。盡管特朗普提名鴿派人士進入美聯儲引發降息預期,但美國8月零售銷售連續三個月超預期(環比增0.6%),經濟韌性削弱避險需求,多頭資金提前撤離。
美元反彈與地緣風險降溫?
美元指數小幅反彈至96.8附近,增加非美投資者持有成本。同時,中東、俄烏局勢雖未徹底緩和,但市場敏感度降低,避險資金階段性流出貴金屬市場。
工業需求預期邊際弱化?
美國8月制造業PMI就業分項指數下滑,光伏等行業需求兌現存在時滯,短期工業屬性支撐力不足。
供需基本面深度博弈
供應端?:全球白銀庫存持續回落至歷史低位,礦產銀產量增長停滯,再生銀增量有限,開采成本攀升加劇供應瓶頸擔憂。
?需求端?:光伏產業(預計2025年全球新增裝機655GW)成為核心驅動力,投資類需求(ETF、投機多頭)活躍,但傳統工業領域消費持續萎縮。
短期走勢關鍵看今夜
市場已提前消化美聯儲降息25基點的預期,焦點集中于鮑威爾會后發言。若釋放鴿派信號,銀價或重啟漲勢;若表態偏鷹,則需警惕“利多出盡”式回調。技術面關注9900元/千克支撐位有效性,跌破后或進一步下探9600-9700區間。
投資提示
白銀中長期邏輯未改——低庫存+綠色能源需求+降息周期支撐價格,但短期波動率顯著放大,需警惕宏觀情緒與資金博弈帶來的劇烈震蕩。
(注:本文為原創分析,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為入市依據 )長江有色金屬網